2021年教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10浏览次数:1165

、学位点总体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点是全国最早建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高举教师教育大旗、持续推进“新师范”教育改革的,将教育硕士培养作为服务西北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关键载体,逐渐形成了独具西北师范大学特色、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卓越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学科紧盯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研究性卓越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发挥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科“互联网+”课程与教学的传统优势,整合了全校学科教学师资形成了教育学科和学科教育相结合的专业优势,挖掘本校和本地最优秀的导师资源,统筹建构了校级公共课程和荣誉课程、院级教师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核心课程螺旋推进的三级课程体系,尝试“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迭代和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更新,举全校之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动态化、过程性、表现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构建制度、组织和资源三位一体相结合保障体系,形成了“需求定位、师范优势、协同推进、能力本位和研究取向”的培养特色。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作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师范大学,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我校是第一批试点招生单位2004年西北师范大学开始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全国第一批招收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8年学校启动“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已在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招生。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教指委《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精神,立足学科教育高水平、教师教育高质量“双高”),培养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幼儿园(包括特教机构)高层次骨干教师,已为甘肃省及西部省份培养了5000余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教育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教育硕士,生源充足,总体质量良好。教育硕士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就业,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契合度高,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教育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教育硕士,生源充足,总体质量良好。其中2020年,共招生563人、在读1590人、毕业324人、学位授予322人、就业277人、初次就业率85%

2018年,学校制订《西北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2019年,首次招收“本硕一体生”,(不同专业硕士类型招生统计见表2),实行“3+1+2”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学科专业学习3年、本硕过渡阶段1年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2年。完成4年本科阶段学习任务,达到毕业条件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士学位。完成2年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任务,达到毕业条件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21年,首届“本硕一体生”就业率100%,实现了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满意度的就业目标。

(三)导师状况

西北师范大学不断扩大专业硕士导师队伍规模,持续优化导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

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统计

专业

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35

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海外经历人数

外籍教师人数

博导人数

硕导人数

正高级

186

20

54

66

40

5

116

62

0

37

145

副高级

105

19

41

26

14

4

53

36

0

13

90

中级

42

16

22

4

0

0

19

13

0

0

5

总计

331

55

117

96

54

9

188

111

0

50

240

经过多年努力,形成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较为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导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2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188人,拥有海外经历的导师111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着力点,在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各个环节扎实推进研究生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

(一)德思育人,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1.加强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思政教育

在学思践悟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培育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组织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系列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全体师生热议‘两会’”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教师节期间组织开展“带着我的学生看望我的老师”活动。开展以“百年党史正值青春 不忘初心铭记党恩”为主题的研究生骨干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类活动,“讲好师大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校史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

2.协同党团班组织,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

开展线下专题座谈、主题演讲、学习交流等活动,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服务。如教育学院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共计324次,举办专题党课72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中;设立党员先锋岗84个,累计开展140余次“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积极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发挥学科特长,提升理论育人水平

学院发挥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开展思政教育类研究。培育组建校院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突出课堂育人主渠道,着力开发《教师职业道德》等思政与修养类课程,形成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鼓励学生申报思政类课题研究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如教育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学科特点策划举办活动,2021年策划举办“I design”研究生教学设计大赛,为同学们参加全国“iTeach”大赛进行了备赛训练,提升了学院整体竞赛实力。学院研究生在2021年第五届科大讯飞杯“iTeach”中荣获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并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4.构筑网络育人平台,多元化开展思政教育

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将新时代中国精神与学院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院文化转化为思政育人的“活水”。如教育学院专设电子展板进行宣传,传递主流价值。在特教楼专门设立展览板,学生亲自设计布置建党一百周年、国家公祭日、北京冬奥会等主题板报,学院统一进行评比鼓励,植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如教育技术学院“我参与、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举办“规划未来,成就梦想”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研究生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文明宿舍评比和优秀宿管员评选活动,举办“心有阳光 美丽健康”交流活动、师生棋类友谊邀请赛、“缤纷研途 谁与争锋”趣味运动、“学生权益面对面”活动和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

5.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线,通过“五个一”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效,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学生在国(境)外交流学习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切实筑牢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防火墙”。

(二)众志成城,勇担防控责任,构筑校园防线

1.制定周密方案,加强部署联动

始终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骨干等学生工作队伍作用,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学生“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导师每天都通过线上方式了解学生生活思想状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持续跟进做好学生往返疫情地区的精准摸排和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组织驻楼辅导员多次走进宿舍慰问学生并督促学生开窗通风、减少外出、安全饮食、做好消毒工作。辅导员想上线下相结合悉心安抚,消除学生不良情绪。

2.组建志愿队伍,筑起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防控工作中,强化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组建大量研究生志愿者队伍,协助医护人员完成6轮核酸检测工作。如教育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行为被“指点兰州”“兰州日报”“兰州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10余次。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同战疫,共担当”宿舍抖音短视频大赛以及“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作品征集展示大赛。如教育学院荣获“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作品征集展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18个学生作品获奖。开展以“山河今有恙,西师有担当”为主题的抖音视频征集活动,抖音浏览量累计超过5万余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共鸣。

(三)润物无声,注重日常服务,促进学生成长

1.多策并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1)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不断完善学院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如教育学院建立健全《教育学院学生请销假管理办法》、《教育学院研究生与导师见面会制度》、《研究生组会开展管理办法》、《辅导员联系学生实施方案》、《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应急预案》、《教育学院学生工作每周例会制度》等制度,完善学生管理、宿舍用电安全检查、健康体检、疫情防控等管理规定,力求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加强安全教育,促进自我防护

扎实推进“互联网+安全教育”微课和入学教育工作,实现了学生“人身安全、突发事件、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防范诈骗”等方面内容和法规校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人知人晓。针对影响学生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树立底线思维。通过院领导、辅导员、导师齐抓共管,筑牢学生安全稳定的生命线,构筑校园安全防火墙,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学生安全维稳措施,及时应对和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做到安全稳定无小事、无盲区。

2.紧扣节点,网格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1)切实做好重要节假日的安全维稳工作

重点做好敏感时期和“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值班工作,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认真落实学生外出登记和返校集体点名制度,重要节假日前,通过主题班会、温馨提示、告知书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进行安全教育,防范安全隐患。

2)狠抓学生宿舍建设,完善公寓网格化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进宿舍,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创设良好的宿舍文化。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研究生骨干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分享交流会——与优秀毕业生骨干面对面、研究生“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公寓文化”交流分享会、研究生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疫情期间研究生党员志愿者模范先锋岗等活动。推动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公寓管理服务工作深度融合。如教育技术学院实行本、硕、博一体化管理服务,通过建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导师+专职辅导员+研究生会+研究生班委成员”网格化体系,以安全稳定、奖助评优、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为抓手,落实落细研究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3.四级联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完善“辅导员+导师+家长”跟进帮扶机制,初步形成“心理中心-辅导员-导师-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如教育学院定期对心理委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使预警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作用。针对预警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每周谈心”“书记谈话”等帮扶活动,邀请心理健康指导老师为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近两年,已大量摸排干预了研究生中的心理异常情况。

4.励志促学,奖助育人体系全面推进

进一步完善《教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教育学院助学金评定细则》。奖助评审工作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评选程序,透明化工作过程,邀请学生监督评判,坚持做到提前公示,全年的奖助工作从未收到一起投诉或异议,学生认可度较高,切实发挥了奖助学金激励导向作用。

(四)躬体力行,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素养

1.聚力平台建设,全面部署助学育人岗位

鼓励并支持参与学校“三助一辅”岗位实践锻炼,制定了定量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如教育学院2020~2021年,共有7名研究生参与学院行政助理岗。除此之外,引导学院研究生会深度参与学院学生事务。在实践中教育引导研究生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新人。

2.聚焦核心素养,学院特色活动百花齐放

构建朋辈教育体系,如教育学院举办《我和学长学姐谈谈心》活动、毕业生座谈会,为全体毕业生制作电子纪念册。开展“四史”演讲比赛、“迎新杯”篮球赛、排球赛、新生才艺大赛、开展抖音视频大赛以及“为艾发声”线上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202110 月,教育学院举办了“教育学院学术月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分为国内专家和陇原名师学术报告、第十七届学术论坛、第七届专硕教学技能竞赛、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学术之星”和“实践之星”评选以及读书会等其他常规学术活动六个主板块。最终第十七届学术论坛评选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24名,优秀奖18名;第七届专硕教学技能竞赛评选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4名,优秀奖24名;广泛邀请国内各类学科专家举办各类线上及线下讲座共70余场;各专业共举办读书会20余场;最终评选出校级科研项目53项;院级科研项目24项;评选出23名实践之星及12名学术之星。专业技能大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锻炼了科研技能,为求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如计算机学院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智能信息处理会议(NCIIP 2021”,会议为物联网研究者、开发者、企业和用户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研究开发论坛,旨在交流有关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的成果和经验,探讨物联网研究与应用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次会议为物联网学科在西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如音乐学院乐团依托学校文化与资源优势,用艺术实践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加强“院团合作”,仅2021年举办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60余次,如承办全省高校“永远跟党走”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展演暨甘肃省第三届合唱节及获奖单位展演、承办学校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丰碑”长征组歌交响音乐会、参演省委献礼建党百年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赴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承担酒泉卫星基地《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组歌的音乐创作、演出、参演2022年兰州市新年音乐会演出等,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音乐学院学生在艺术活动上由我院青年教师孔庆丹原创的《胡旋晓梦》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乙组器乐类二等奖。

3.提高专业技能,全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稳妥部署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社会服务、就业创业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组织本科生、研究生连续9年赴陇南市宕昌县鹅嫚小学开展留守儿童艺术启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研究,撰写完成5篇学术论文,3个社会实践报告,为学生学术能力提升搭建实践平台。三支实践团队被中国青年报、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74篇,充分展现研究生的担当与责任。研究生参与的“扬帆计划”实践活动,在行政单位得到锻炼。主动报名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为求职和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4.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完善科研育人模式

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如教育学院2020~2021年立项研究生课题48项,其中课题研究类32项,创新创业类16项,研究生共计有7项校级项目顺利结项。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被中青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近200多次。如教育学院获得省级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4名研究生荣获校级优秀实践队员,52名学生作品获省级挑战杯奖励。学生制作的“手语防疫视频”被新闻联播、新华社等30多家媒体等报道,浏览量达31.8万次。先后有15名研究生获甘肃省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117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09人次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李秉德教育基金,9人获“甘肃省高校三好学生”、5人获得“甘肃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405名研究生获得教指委学科竞赛奖。学院学生工作队伍获得省级奖励2项,校级奖励5项。

组织研究生参与多层级教学技能比赛。按照《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甘肃省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比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比赛》等通知安排要求,组织教育硕士参加各类比赛。学生在学科专业及校级教学技能大赛遴选基础上,鼓励参与教育硕士省级、国家级相关比赛,形成“院、国家级的多级别比赛形式,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构建新时代教育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秉持“厚基础、重方法、强应用”的理念,构建教育硕士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以教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基础,构建“通识类”学科课程;重视科研伦理及方法论的培养,设置小模块、能力导向的“方法类”系列课程;围绕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开设“前沿类”课程;聚焦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领域,开设“应用类”系列课程。

2.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重视课程小组建设,主干课程均组建了课程小组,实行课程负责人牵头、学科骨干支撑、集体备课制度保障的课程开发和实施体系。重视中英文双语课程建设,目前为教育硕士建设多门双语课程。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支持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跨层次修读课程,推进硕博课程衔接。重视学科教学案例库建设,构建开放性、可扩充性、可延展性混合式学习环境。支持在线课程修读及学分认定,支持学生在线修读优质慕课,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牵头组建40所高校在线协同教学联盟,共享国内外顶级专家资源。连续举办18“秉德学术论坛”和“研究生教学技能竞赛”。建立近百个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形成产学研协同的混合式实践实训模式。

3.课程教学质量督导的创新做法

建立三年一周期的研究生课程大纲修订机制,持续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在教学中,建立基于学生感受的教学评价督导机制,对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并专设教学质量监控处,组织教学督导、教师、研究生开展课程教学评价。利用研究生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与学业管理信息化,利用学习大数据,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分析和预警机制。加强研究生论文撰写全过程管理,学院设立“科研伦理审查专家小组”,并通过院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论文撰写全部环节和要素进行监控。

(二)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导师选拔培训

教育学科严格根据《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修订)》规定,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资格初审,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条件复审,再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最终确定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人选。

对于新聘任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围绕师德师风、研究生教育政策、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导师岗位职责及指导方法、研究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系统培训,旨在帮助新任导师明确立德树人的职责,明晰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要求和流程,为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及主要成效

1)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与做法

西北师大教育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着力在以下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成立了“学院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预防与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设立“科研伦理审查专家小组”,形成了系(所、中心)和党支部牵头、教师自我约束、师生监督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师风表现“负面清单”,划定师德师风“底线”与“红线”,坚持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二是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行为准则。依托教育学科申报并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育未来师德标兵。开展“立师德,筑师魂”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编印《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学习资料汇编》《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学习时代榜样,做四有好老师》等资料,结合教育学科特点开展“四有好老师”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教育学科建设相结合,引导教师聚焦立德树人任务和教书育人职责履行,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落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榜样示范,课程渗透,弘扬高尚师德师风。通过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师德演讲、观看师德师风建设系列纪录片等活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挖掘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南国农电化教育成就馆,开展“带着我的学生看望我的老师”“教授接待日”“教育学人开学第一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活动;组织编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第一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和浸润全体师生,使优良的师德师风代代相传;在教师选聘、导师遴选过程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成效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基本形成。2020年,我校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另外,校院两级分别建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和学术伦理审查机制,师德师风研究以及制度建设初成体系。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涌现一批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学团队和典型案例。在“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师德标兵”万明钢教授的带领下,民族教育研究团队以德育德,持续赴民族地区开展教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郭绍青教授带领下,教育技术学科团队以德立学,积极投身于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建设中,获学校首届“师德先进集体”;在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李瑾瑜教授的带领下,教师教育团队以德施教,默默奉献在立德树人的课堂主阵地,高水平、高质量地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际合作和教师培训项目;西北师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卓杰副教授,13 年如一日,坚守在新疆民族地区指导我校学生顶岗支教和当地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广泛赞誉。

三是师德师风“传、帮、带”的环境更加优化。爱护学生,潜心治学,精心育人,无私奉献成为本学科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均由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前辈学者开讲,大师的风范提升了学科的品格,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坚守本心,辛勤耕耘,积极投身我国西北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将西北师大教育学科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光荣的师德传统持续发扬光大。

(三)学术训练情况

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开展学习活动及学术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科研能力、方法训练、实践教学等结合,注重经典阅读,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培养学术潜质和把握学科前沿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普遍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踊跃参与甘肃贫困地区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具有服务西部教育、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意识。

(四)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情况和产教融合培养成效

积极推进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2020~2021年,通过学院申报、专家评审,共确定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兰州民族中学等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每个基地划拨专项建设经费5万元,按照校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要求进行重点建设,一方面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实践基地学校解决了师资不足和教研活动缺乏理论引领的问题。如教育技术学院依托与科大讯飞、腾讯公司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专业实习、短期研学等方式,遴选研究生参与企业教育信息化项目实践,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2021年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赴科大讯飞总部实习,并在实践过程中,组织开展“科大讯飞”实习经验分享交流会,实习同学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与收获。2021年5-9月,遴选4名硕士研究生进入腾讯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2名硕士研究生进入腾讯工作。

每年定期举办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鼓励同学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比拼里提升技能,从反思中提升素质”,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每年定期组织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由学校颁发统一印制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以评价驱动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五)实施“互联网+”支教

为破解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学校与临夏州、甘南州、宕昌县等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互联网+”支教工作。2019年,甘肃省教育厅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厅长突破项目予以推进,重点实施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西北师范大学作为首批参与高校,对口支援临夏州东乡县、临夏县宕昌县等,重点在音乐、美术、英语、体育等学科开展“互联网+”支教,并得到了联想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经费和设备支持,先后为18个教学点提供在线课程服务,如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先后承担了11所乡村小学英语教学。如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把帮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作为最好的实践场地,通过三区三州十所小学“互联网+”支教、东乡和会宁两所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计划”、临泽县教育局管弦乐团帮扶等线上线下新举措,一方面培养了大批素质全面、专业扎实、面向农村基层的学校教育师资,同时帮助农村学校学生加强了美育教育,让落后地区的孩子也能接触到音乐和艺术,

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和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宣传片播放了我校“互联网+”支教精彩教学片断和教学成果;202010月,在甘肃省教育信息化暨厅长突破项目推进会中同步直播了远程课堂,向省教育系统领导汇报分享了我校“互联网+”支教项目;2020年,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到宕昌县调研,专程视察了我校“互联网+”支教项目,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六)学术交流情况

2020~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教育学科没有选派研究生到境外研修学习。但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加强研究生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组织的学术联系,教育学学科紧紧围绕“K-12教育”“探究学习”“教育信息化”等主题,积极组织研究生通过线上形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主动邀请境外专家为教育学研究生做线上学术报告,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励与科学方法的启迪,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取得创新研究成果。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不断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根据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各院研究生各类奖学金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委员会评审、学院奖助学金审核、公示等程序,按照全面考核、择优选拔的原则进行了评定。档案在我校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有资格享受国家研究生助学金。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整体情况

1.明确培养目标

各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的理念。鼓励研究生参与教育调研和教学竞赛,做到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并重、理论探索与服务社会并重,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性色彩。如教育学院从偏重理论学习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逐渐改变以理论学习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参与教育调研和教学竞赛;从注重学术规范到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并重。在日常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仅强调研究生学会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和方法,更强调研究生要遵守学术伦理,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与伦理性充分融入学习和科研实践;从重视理论探索到理论探索与服务社会并重。

2修订完善培养方案

各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结合依据教指委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计算机科学学院根据研究生培养实践和形式的变化,以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基准,进一步完善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块,加强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课程模块;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培养实践和形势变化,以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基准,初步优化了具有农林牧渔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明确职教特色“双师、双能”人才培养目标、突显职教特色的课程设置、完善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块体系,使之更加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方式来增强教育硕士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如计算机学院分别和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心理学院学位点已与兰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兰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兰州市第58中学、63中学、水车园小学等共建成四类共计四十家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搭建了重要平台;美术学院与甘肃省教科所、兰州市教科所、师大附一中、师大附二中、永昌一中、西固中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画院、甘肃省美协、兰州画院、云南玉溪学院等10余家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聘请这些单位相应行业专家为校外导师。

4.加强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增加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课程模块或训练模块。如外语学院平台课专门开设“现代语言教育技术与应用”,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学最优化;外语学院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着“从师技能做中练,以赛促学新常态”的原则理念,通过开展类型丰富的参与式活动,充分调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做中练,赛中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培养管理规章制度

依据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完成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先后形成了《跨学科、非师范专业学生补修课程管理办法》《校内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管理办法》《中职学校教育实习工作实施细则》《专业实践环节实施细则》《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管理办法》《职教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等,全面做好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二)教师队伍建设

各学科专业学位点大力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导师的进修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先后聘请3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为教育硕士实践指导教师。创新构建了“3+2”维度师资队伍。即以“专业导师+职业院校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为主体,实行“三级式指导、三段式学习、三岗式训练”模式,在高校以专业导师为主,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行学术训练;在中职学校以聘任教学导师为主,进行教育教学研习,提高教研能力;在企业以实践导师为主,进行技术技能的学习,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三)科学研究

秉持“顶天立地”的学科信念和“向西向下”的报国情怀,西北师大教育学科长期扎根西北,矢志不渝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西北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持,锤炼了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力。西北是多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多年来,西北师大教育学科深耕西北边陲,持续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求。积极整合校内外民族教育研究力量,以田野研究、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学术贡献,成为国内民族教育研究高地。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发表论文,更需要鼓励他们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心理学院强化导师职责和指导。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前提,学位将思想素质好、道德修养高且学术能力强作为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并在指导学生的数量上给予倾斜。同时强化导师责任,落实培养目标,不定期召开导师指导研究生经验交流座谈会,分享指导心得,研讨存在的问题,共同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每位导师基于组会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除了鼓励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教育学科同时重视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转化能力。如心理学院开展学术能力训练营。学位点充分利用研究生暑期和寒假期间的时间,开展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特定专业技能(包括脑电技术、眼动技术、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以及论文学写作等)培训“工作坊”,打造出从“学习技术”到“钻研思路”最终实现“亲手完成”整个行动式学习过程的全链条培训方式,让各位研究生同学能够系统、快速、精准地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技能,并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1.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度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文化元素,优化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2.充分利用网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的教学方式,适应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与学更具灵活性、自主性。

3.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教育教学评价。通过建立评价制度,以多元评价方式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五)国际合作交流

教育学科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长期选派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支持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工作。

1.从无章可依到有制可循

建立研究生国际交流制度,积极鼓励研究生走出去。如美术学院积极探索和开拓研究生赴境外参加学术活动的途径和方,先后和波兰波茨南艺术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美国康涅狄克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通过我校在境外的孔子学院和其所在国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如摩尔多瓦、埃及、苏丹、俄罗斯、波兰、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另外,学院以“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平台,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校联盟美术作品展”,来加强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现已连续举办四届。到目前为止,依托以上条件,已先后向境外派出研究生52人次参加学术会议、文化交流和参加展览。

2.从听报告到做报告

202011月在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于智慧、张丹丹、郑海婷、张蓉蓉、张笛分别做了题为近五年国内探究学习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国内STEAM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MOOC行为日志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设计思维在小学Scratch课程中的应用”“Deep Learning-Based Emotion Analysis from the Comments of the Online Courses”“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的学术报告。

3.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招收

先后有来自苏丹、老挝、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国家的10名留学生目前在教育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教育学科联合学校国际交流学院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和研究支持。

五、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西北师大教育学科以服务西部基础教育为己任,持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把现代教师教育向西推进,培养了一大批扎根西北、热爱教育、奋发有为的卓越教师,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质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西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成为西部地区推进教师教育和一流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在服务国家教育精准扶贫重大战略需求中,西北师大教育学科结合学科优势,聚焦西北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以行动研究方式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同时发挥高端智库咨政建言的功能,为各级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多份高水平咨询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地方党政领导的批示。

协同心理学、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西北师大教育学科在国内首开“智能教育”博士方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在多地、多个实验校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实证研究,凝炼的应用模式为网络学习空间创新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方法指导。构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已在全国近千所中小学得到应用,提高了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引领了学科发展方向。

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先后受中央电教馆委托,完成《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并面向全国发布;受蚌埠市教育局委托,完成《国家信息化教学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受甘肃省教育厅委托,主持起草《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供多项咨询、指导服务;参与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评审、咨询与实地指导等。

主办《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当代教育与文化》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瞄准学术前沿,积极举办高端学术会议,引领了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学科以其自强不息的学术品格和卓越贡献为西部地区教育提供了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学术支持,构筑了西北教育学科高地,彰显了教育学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六、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点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建立高水平教师团队

在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学校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完善“双导师”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培育和校外引才两条途径,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2.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我校为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特点,采取考试与审核两种方式选拔优质生源,原则上要求所有录取硕士生必须全脱产学习;加强硕士生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提高学位点硕士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水平;升级现有国际化合作交流水平,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合作机制,扩大学位授权点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

3.建立学位点硕士生学习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硕士生工作室、研讨室,购买学术前沿的图书资料等,升级硕士生学习硬件环境;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支持硕士生参加学术交流、提高奖学金额度、资助课题研究、奖励学术成果等多种方式,保障硕士生有优质的学习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1年我校的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个别存在问题的论文。针对问题论文和不合格论文,将从以下方面严把质量关。组织导师认真学习教指委关于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对业创作和毕业论文的要求和规定,严格按照其培养方案指导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严把开题和预答辩关,对不合格的创作和论文杜绝进入盲审程序;督促导师钻研创作、申报课题,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科研能力;针对此次论文抽检不合格的问题进行约谈并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对导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位分委员会评审标准,明确毕业答辩委员会职责。

七、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一)加快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保障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建设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质量的必备环节,因此要遵循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规律,科学构建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反映相关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综合考量研究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以实际应用为主线,强调理论学习为实际应用服务,教学内容针对实际需要而设,着力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方法与技能的严格训练。最后,以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具有面向特定职业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形成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为重点的良好职业素养,突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和素养的一体化培养。

具体来说,一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遵循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领域的性质、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因素,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程体系目标,并逐级细化和分解为某类课程目标及某门课程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每一项要求都有与之相应的课程和环节。二要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保证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之间比例协调、相互衔接,且各类课程中可供选学的课程涵盖范围广,在满足研究生基本知识、能力培养要求的同时,又能使研究生有较大的自主选课权,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此,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应将性质或功能相近的课程设置成“课程组”模块,再按照一定规则要求组合成一个课程系统。具体可采用“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专业必修类课程模块+专业选修类课程模块”的结构。三要精心选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应用性,做到学术性与职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课程内容力求精选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动态更新,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及实践应用情况,增强课程内容的前瞻性;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结构,有效整合相关学科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综合化,帮助研究生开拓视野,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增强职业适应力;应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提高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问题的相关性,着力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以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以提升研究生从教能力为目标,深化实践教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树立学科品牌。确定强基础、重应用的课程建设原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为主”的培养导向。

(二)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抓好专业实践教学

紧扣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定位,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学科优势学术与技术资源,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性,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重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实践教学场所、设备不断更新,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稳步提高培养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长效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突出反思和分享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院校的合作,促进学院与基地校之间的多样态合作,建成常态化工作体制、激励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协同育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实践基地的协同,切实落实实践基地的实践技能培养作用;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搭建复合式平台。

(三)坚持渐进改革策略,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导师队伍的引领、指导和培养。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议各学科学位点加强导师思想素质提升的同时,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青年导师的专业发展及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完善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形成遴选-培养-发展三位一体的高水平教师建设机制。强化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强化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重视教师综合发展;开展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研修常态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国内国外访学,建立学科组、学科间交流平台和交流机制,以提高研究队伍的综合素质;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发挥教授的引领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技术师资培养。

具体来说,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在做好科学规划基础上,依托优势特色学科、重大科研平台(基地),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新的资源,发挥专家、访问学者以及校友会的举荐联系作用,吸收、引进相关学科的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完善配套措施。第二,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构建优秀人才持续培养和支持体系。立足校情,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外语培训,多渠道加大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深造力度。对接人才培育计划,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软环境。第三,建立全校“一盘棋”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牵头,各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应成立书记、校长任组长,人事处、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房产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高层次人才待遇落实中的难点问题,形成合力构建协调有力、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人才工作体系,为优秀人才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

(四)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质量的确保

进一步加强对导师和研究生关于论文质量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治的政策宣讲和警示教育,强化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保证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可监督性。对于达不到培养要求的研究生及时分流或延期处理;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研究记录工作的监管,强化导师、导师组、中期考核小组和答辩专家对研究记录进行检查的要求,保证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可查性;全面利用全国第三方学位论文评审平台,强化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大平台双盲审评阅力度,对评阅不合格的论文及时做复审和延期申请学位处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确保论文质量方面的思路与举措:

(1)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论文选题机制。在选题环节上紧扣专业特性,鼓励导师及早、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选题,掌握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建立学位论文选题文献库,多做问题分析,加强学生理论观察的“放大意识”,建立衡量选题质量的标准。

2)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管机制。明确监管目标,细化监控要点。监管要注重全程性、连贯性。监管体系必须要注意对起始环节的把握,选题监管之后就要根据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进行监管调整,包括中期审核、初稿拟定,定期对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内容给予评价。始终为研究生提供一种时时追踪的监管形态,及时督促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加强对论文的内容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3对出现问题论文的指导教师由学院书记和院长进行约谈,由导师本人撰写提交问题分析的书面材料,下一年停止招收相应类别的研究生,同时对全体导师进行警示教育,强化导师责任意识。

4)进一步加强学院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统一教育和管理工作,面向学生细致解读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标准,进一步强化对职教硕士的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预答辩、答辩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5)强化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在今后要择优遴选有教育学背景,有责任心、有能力、有水平的导师担任教育硕士的导师。同时,遴选一批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强化实践导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