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点总体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是2010年教育部首批设立的唯一一个非“985”“211”院校教育博士学位点建设单位。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倍加珍惜和高度重视教育博士培养的机遇,在高举教师教育大旗、持续推进“新师范”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下,西北师范大学将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变革方案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案,培逐渐形成了独具西北师范大学特色、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卓越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学科作为教育博士学位点的主单位,紧盯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研究性卓越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发挥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科“互联网+”课程与教学的传统优势,挖掘本校和本地最优秀的导师资源,统筹建构了校级公共课程和荣誉课程、院级教师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核心课程螺旋推进的三级课程体系,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迭代和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更新,举全校之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平台。聘请校内职能处室负责人、一线中小学校长和教育管理部门管理者、一线名师担任教育博士实践指导教师,开展动态化、过程性、表现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构建制度、组织和资源三位一体相结合保障体系,形成了“需求定位、问题意识、能力本位和研究取向”的培养理念。
西北师范大学在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和学生发展与教育等3个领域招生,2021年起探索“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生源质量逐年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现已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层次研究型卓越教师,尤其是一大批教育博士就业于为西北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一线和管理一线,成为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西北民族地区教育振兴的推动力量。
(一)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方向教育博士能有效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领导与管理工作,造就各级各类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方向教育博士能有效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造就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位标准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用在职攻读方式学习,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其中脱产在校学习和研究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年。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环节。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至少阅读100本(篇)经典文献,并作为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应该强调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应该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注重通过实践探索创生知识。在论文形式上可采用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教育改革方案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8万字。
(三)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教育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教育博士,生源充足,总体质量良好。2021年,教育博士研究生招生91人,就业率100%,主要回原定向单位就业,单位性质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博士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契合度高,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四)导师状况
参与教育博士研究生授课与指导的师资力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有博士生导师24人,全校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均可参与教育博士研究生指导。
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统计表
专业 技术职务 | 人数 合计 | 35岁 以下 | 36至 45岁 | 46至 55岁 | 56至 60岁 | 61岁 以上 |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 具有海外经历人数 | 外籍教师人数 | 博导人数 | 硕导人数 |
教授 | 42 | 0 | 11 | 23 | 10 | 1 | 30 | 8 | 0 | 24 | 11 |
副教授 | 47 | 3 | 20 | 16 | 8 | 0 | 27 | 9 | 0 | 0 | 44 |
讲师 | 31 | 13 | 16 | 2 | 0 | 0 | 12 | 3 | 0 | 0 | 2 |
总计 | 123 | 16 | 47 | 41 | 18 | 1 | 69 | 20 | 0 | 24 | 57 |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着力点,在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各个环节扎实推进研究生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将思政教育纳入学科建设整体规划,按照要求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发挥导师主导作用,融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多个维度,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整体规划学科建设,推进“三全育人”落地实施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心理学院设西北师范大学唯一甘肃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依托学校“大学工”“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发挥导师主导作用。教育学院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基于情境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型博士导师思政体验教育,把党建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作用;推进专业型博士党支部理论学习与个人成长、思想武装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有效结合互联网特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科研团队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学院党委-导师组-导师三级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构建党委书记-辅导员-科研秘书-科研团队-导师的网格化工作体系。
2.开展课堂专题教育,促进思想教育特色化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互补的教书育人体系,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利用信息平台,高质量完成研究生党支部党内生活制度,发挥研究生党员在全体研究生中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先锋模范和榜样引领作用。成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团委-学生”三级联动体系,统筹推进学院各项学生工作;加强学生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坚持不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开展多种研究生文化活动,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促进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调动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以“心创新,新梦想”为主题,组织开展双创月系列活动;持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连续九年开展“带着我的学生看望我的老师”系列活动,传承师道,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组建学生公寓功能性社区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建设好研究生党支部,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4.合理利用在线平台,把握学生健康动态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教育活动;紧盯网络舆情,抓好网络意识形态的日常管理工作;构建学院疫情防控体系,全面深入摸排学生行踪和身体健康状况。依托学生信息及“大学小帮手”小程序构建动态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小组”为主线,充分发挥学院领导、辅导员、导师、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作用,切实掌握每一名学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学生外出登记、返校集体点名及请销假制度。建立“学院-辅导员-导师-班委”为主线的纵向健康报告机制。新生入学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完成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针对筛查结果,及时告知导师、辅导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关注和帮助。
5.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线,通过“五个一”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效,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学生在国(境)外交流学习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切实筑牢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防火墙”。
(二)众志成城,勇担防控责任,构筑校园防线
1.制定周密方案,加强部署联动
始终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骨干等学生工作队伍作用,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学生“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导师每天通过线上方式了解学生生活思想状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持续跟进做好学生往返疫情地区的精准摸排和教育管理工作。组织驻楼辅导员多次走进宿舍慰问学生并督促学生开窗通风、减少外出、安全饮食、做好消毒工作。辅导员线上线下相结合悉心安抚,消除学生不良情绪。
2.组建志愿队伍,筑起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防控工作中,强化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组建大量研究生志愿者队伍,协助医护人员完成6轮核酸检测工作。教育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行为被“指点兰州”“兰州日报”“兰州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10余次。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同战疫,共担当”宿舍抖音短视频大赛以及“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作品征集展示大赛。教育学院荣获“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作品征集展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开展以“山河今有恙,西师有担当”为主题的抖音视频征集活动,作品体现出教院学子在共抗疫情之时的青年担当和社会责任感,抖音浏览量累计超过5万余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共鸣。
(三)润物无声,注重日常服务,促进学生成长
1.多策并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1)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不断完善学院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建立健全《教育学院学生请销假管理办法》、《教育学院研究生与导师见面会制度》、《研究生组会开展管理办法》、《辅导员联系学生实施方案》、《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应急预案》、《教育学院学生工作每周例会制度》等制度,完善学生管理、宿舍用电安全检查、健康体检、疫情防控等管理规定,力求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加强安全教育,促进自我防护。扎实推进“互联网+安全教育”微课和入学教育工作,实现了学生“人身安全、突发事件、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防范诈骗”等方面内容和法规校级、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人知人晓。针对影响学生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树立底线思维。通过院领导、辅导员、导师齐抓共管,筑牢学生安全稳定的生命线,构筑校园安全防火墙,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学生安全维稳措施,及时应对和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2.紧扣节点,网格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1)切实做好重要节假日的安全维稳工作。重点做好敏感时期和“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值班工作,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认真落实学生外出登记和返校集体点名制度,重要节假日前,通过主题班会、温馨提示、告知书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进行安全教育,防范安全隐患。
(2)狠抓学生宿舍建设,完善公寓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进宿舍,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创设良好的宿舍文化。积极组织研究生骨干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分享交流会——与优秀毕业生骨干面对面、研究生“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公寓文化”交流分享会、研究生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疫情期间研究生党员志愿者模范先锋岗等活动。推动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公寓管理服务工作深度融合。
3.四级联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步形成“心理中心-辅导员-导师-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学院定期对心理委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使预警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作用。针对预警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每周谈心”“书记谈话”等帮扶活动,邀请心理健康指导老师为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心理视频课《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躬体力行,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素养
构建朋辈教育体系,教育学院举办《我和学长学姐谈谈心》活动、毕业生座谈会,为全体毕业生制作电子纪念册。开展“四史”演讲比赛、“迎新杯”篮球赛、排球赛、新生才艺大赛、开展抖音视频大赛以及“为艾发声”线上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2020~2021年举办了“教育学院学术月系列活动”,内容主要分为国内专家和陇原名师学术报告、第十七届学术论坛、第七届专硕教学技能竞赛、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学术之星”和“实践之星”评选以及读书会等。广泛邀请国内各类学科专家举办各类线上及线下讲座共70余场,共举办读书会20余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锻炼了科研技能。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推进教育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打造特色校本课程。秉持“厚基础、重方法、强能力”的课程教学观,依据“逆向设计”的课程理念,从学生获得与成果产生角度出发,紧扣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严格考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现代教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基础,组织“通识类”学科课程;按照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两大范式,重视科研伦理,设置小模块、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方法类”系列课程;围绕学科发展前沿热点,打造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类”课程;聚焦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领域,开设“特色类”系列课程。
(二)导师选拔培训
落实导师年度遴选与培训制度,执行学校专业硕士生导师遴选和聘用制度。导师每年接受立德树人、学术研究、专业指导、研究生思想政治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访学等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为导师提供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和多方位的专业发展途径。如打造“双师型”导师队伍,与孔子学院、汉语培训学校等机构紧密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聘用实践指导教师。汉语国际教育领域部分指导教师担任过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国家公派教师、《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官或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并实施导师组协同培养制度,组建由多元学科背景构成的导师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导师组会制度,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突出的教学实践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实施导师学术团队活动参与制,鼓励研究生参与研讨,使导师在科研方面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全职引进走向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积极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专家的联系,聘请兼职教师多人,与本学科成员一起组成学术和教学团队;从主要依靠研究导师走向研究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集体攻关,形成以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教育问题为主旨的教师团队。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与做法
学校教育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着力在以下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要求成立了“学院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预防与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设立“科研伦理审查专家小组”,形成了系(所、中心)和党支部牵头、教师自我约束、师生监督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师风表现“负面清单”,划定师德师风“底线”与“红线”,坚持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二是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行为准则。依托教育学科申报并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育未来师德标兵。开展“立师德,筑师魂”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编印《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学习资料汇编》《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学习时代榜样,做四有好老师》等资料,结合教育学科特点开展“四有好老师”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教育学科建设相结合,引导教师聚焦立德树人任务和教书育人职责履行,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落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榜样示范,课程渗透,弘扬高尚师德师风。通过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师德演讲、观看师德师风建设系列纪录片等活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挖掘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南国农电化教育成就馆;开展“带着我的学生看望我的老师”“教授接待日”“教育学人开学第一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活动;组织编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第一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和浸润全体师生,使优良的师德师风代代相传;在教师选聘、导师遴选过程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成效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基本形成。2020年,我校获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另外,校院两级分别建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和学术伦理审查机制,师德师风研究以及制度建设初成体系。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涌现一批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学团队和典型案例。在“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师德标兵”万明钢教授的带领下,民族教育研究团队以德育德,持续赴民族地区开展教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郭绍青教授带领下,教育技术学科团队以德立学,积极投身于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建设中,获学校首届“师德先进集体”;在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李瑾瑜教授的带领下,教师教育团队以德施教,默默奉献在立德树人的课堂主阵地,高水平、高质量地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际合作和教师培训项目;西北师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卓杰副教授,13 年如一日,坚守在新疆民族地区指导我校学生顶岗支教和当地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广泛赞誉。
三是师德师风“传、帮、带”的环境更加优化。爱护学生,潜心治学,精心育人,无私奉献成为本学科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均由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前辈学者开讲,大师的风范提升了学科的品格,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坚守本心,辛勤耕耘,积极投身我国西北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将西北师大教育学科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光荣的师德传统持续发扬光大。
(四)学术训练及交流情况
1.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实行集体培养,导师组及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及教学,在论文选题和写作阶段实行导师负责制,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博士指导教师,具体指导教师在学生入学后由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后确定。坚持“以高水平科研促学习、以实践性项目增能力”,对于专业型教育博士生的培养,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兼顾;对专业型教育博士生的培养,从聚焦学术研究到产学研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育学院和文学院师资力量联合培养。相关课程教学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参与全球汉语语料库建设,学生积极贡献孔院志愿服务真实案例。专业实践贯穿于三年的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各个环节;采用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行业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国外实习和国内实习两种形式;选派汉语国教育专业教育博士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工作。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博士领域,在国内外建立10家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国内分别为悟空中文、Lingoace线上教学平台、唐风汉语、手里汉语,国外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波黑萨拉热窝大学孔子学院、波多黎各未来中文学校、泰国马哈沙拉坎皇家大学、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有力保障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2.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多种学术活动
开展多层级国际化学术交流,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热点,丰富学术交流方式。2020年,邀请优秀专家及教师开展近百场学术报告,为研究生提供分享读书体会、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教育学科没有选派研究生到境外研修学习。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加强研究生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组织的学术联系,教育学科紧紧围绕“K-12教育”“探究学习”“教育信息化”等主题,积极组织研究生通过线上形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主动邀请境外专家为教育学研究生做线上学术报告,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励与科学方法的启迪。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重点培养专业型博士研究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领导学校组织变革和教育变革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以新知识生产模式和项目管理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贯穿于整个教育博士培养的过程之中。从偏重理论学习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从注重学术规范到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并重,从重视理论探索到理论探索与服务社会并重。解决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造就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适应新形势汉语国际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对外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职业能力、理论基础及研究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国际型、专业化中外高级专门应用人才。
(1)建立双导师负责制,采取第一导师负责、实践导师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明确第一导师在教育博士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实践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第一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高创新性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2)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各教育博士学位点依据教指委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有计划地聘请国内著名学者授课,派遣博士生外出交流学习。学校依托与科大讯飞、腾讯公司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专业实习、短期研学等方式,遴选博硕士研究生参与企业教育信息化项目实践,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相结合为指导,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和申报科研项目,促使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解决有机结合。鼓励教育博士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以模块化课程与教学提升教育博士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方法类课程建设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建设
从依靠研究导师走向研究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实验基地,聘请20位在本领域有深厚造诣的管理者为教育博士实践指导教师。目前已经形成由老中青教师组合、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5个代表性学科研究团队,分别聚焦“课程与教学理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农村教育与教育精准扶贫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领域的问题展开协同攻关研究,并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聘专业导师,强化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组教师队伍建设。
(三)科学研究
坚持“以高水平科研促学习、以实践性项目增能力”的导向,着力培养专业型教育博士的科学研究能力。坚持科学研究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领导学校组织变革、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等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业型教育博士作为“研究型专业人员”服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的特长和优势。开展针对部分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特定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坊”,全面提升从“学习技术”到“钻研思路”,最终实现“亲手完成”的全链条科研能力。2021年教育学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1.以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为载体,深度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文化元素,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渠道。依托孔子学院平台,服务欠发达国家中文教育;发挥先发优势,依托甘肃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领区域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传承丝路精神,面向中亚国家展开人文交流,促进中亚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
2.充分利用网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3.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教育实践,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并付诸实践。
(五)国际合作交流
1.建立研究生国际交流制度,积极鼓励研究生走出去。先后派遣学生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外部分高校开展交流学习。
2.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报告。多名学生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做了发言报告,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3.通过推介和遴选,来自苏丹、老挝、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国家的多名留学生目前在教育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
五、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秉持“顶天立地”的学科信念和“向西向下”的报国情怀,西北师大教育学科长期扎根西北,矢志不渝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西北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持,锤炼了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力。
1.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一带一路”培养“铺路人”
国际中文教育是“一带一路”的“路基工程”。学位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依托国家语委“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培训基地,聚焦新疆阿克苏地区和甘南藏区,从事民族地区中文教育支教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语言服务工作。
2.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区域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依托甘肃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积极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与省内国际中文教育起步较晚的高校合作,为甘肃省高校培训国际中文教师;毕业的研究生已成为甘肃省各高校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引领甘肃高校发展国际中文教育。
3.传承丝路精神,面向中亚国家展开人文交流
甘肃与中亚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依托学位点设立的国家民委“吉尔吉斯斯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翻译出版《吉尔吉斯斯坦常用法律》,为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法律语言服务;成立“东干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与中亚东干学界积极合作,研究并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干语言文化遗产;举办“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成为促进中亚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重要平台。
4.开展“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引领“互联网+智力资源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受甘肃省教育厅委托,针对甘肃省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县区优质学校严重不足,创造性地提出了“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的构想,甘肃省教育厅采纳并作为厅长突破项目,由教育厅主导、师范学院与县教育局需求对接,组织省内7所师范院校在东乡县、礼县、舟曲等8个县区开展试点,在实践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模式与方案。实现智力资源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互联网+”智力服务新生态,破解西部农村、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提供了样板。
5.打造高端智库团队,为区域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先后受中央电教馆委托,完成《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并面向全国发布;受蚌埠市教育局委托,完成《国家信息化教学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受省教育厅委托,主持起草《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供多项咨询、指导服务;参与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评审、咨询与实地指导等。
主办《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当代教育与文化》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瞄准学术前沿,积极举办高端学术会议,引领了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学科以其自强不息的学术品格和卓越贡献为西部地区教育提供了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学术支持,构筑了西北教育学科高地,彰显了教育学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六、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点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教育博士授课及论文指导教师均为学术型博士指导教师,而专业型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复合型和职业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该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学术型与实践型兼顾的专业发展经历。然而,现有指导教师对专业学位指导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导致专业型教育博士实践教育环节薄弱。因此,我校需进一步改善专业型博士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2.实践环节有待夯实
专业型教育博士专业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与其培养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且重要关联,高质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应进一步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和积极性,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专业实践。
3.“双导师”制度仍需完善
专业型教育博士的专业实践离不开实践导师的指导,目前还存在双导师之间协作性不强、指导滞后等问题,因此,我校应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实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的互补和衔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完善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改进。
建设专业型教育博士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型博士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专业型博士生导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完善“双导师”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培育和校外引才两条途径,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完善专业型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特点,在课程实施方面重视实践性与技能性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同时,改变专业型学位论文与学术型学位论文趋同现象,使其更加符合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1年我校的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整体良好,但存在个别存在问题的论文。针对问题论文和不合格论文,将从以下方面严把质量关。组织导师认真学习教指委关于教育博士培养方案中对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的要求和规定,严格按照其培养方案指导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开展论文选题预审核,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论文开题环节,预审核结果报教育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备案。不能依靠论文外审代替过程管理,不能依靠后置关键环节代替前置招生与培养,坚决避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坚决消除学生的“闯关”思想,坚决杜绝导师及专家的“手软”现象;针对此次论文抽检不合格的问题进行约谈并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对导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位分委员会评审标准,明确毕业答辩委员会职责。坚决消除“研究提不出真问题”现象。坚守学位的价值本源,要求研究生论文选题“提出真问题”“研究好问题”。
七、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1.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专业型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复合型和职业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各学院学术型博士的导师居多。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该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学术型与实践型兼顾的专业发展经历。现有指导教师对专业学位指导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导致专业型教育博士实践教育环节薄弱。因此,需进一步改善专业型博士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建议坚持稳定、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使更多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
2.教育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是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培养高端实务性人才的学位,专业实践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实践平台,是提升教育博士培养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还存在专业实践的研究性与针对性还不够强,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衔接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完善教育博士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和积极性,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专业实践活动。拓展合作交流,促进协同育人,推进研究生境外高校访学、研修工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3.“双导师”制度有待完善
专业型教育博士、硕士的专业实践离不开实践导师的悉心指导,但目前各学院存在双导师之间协作性不强、指导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实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互补和衔接。
建议加强双导师之间协作性、解决指导滞后等问题;实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的互补和衔接。以导师组的方式,完善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强化双导师的育人意识,规范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选聘,确保提升教育博士研究生专业技能与水平。